財物評估
是指企業財產財物整體價值、股東全部權益價值或部分權益價值進行分析、估算并發表專業意見并撰寫報告書的行為和過程。
企業財物評估是將一個企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,依據其擁有或占有的全部資產狀況和整體獲利能力,充分考慮影響企業獲利能力的各種因素,結合企業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及行業背景,對企業整體公允市場價值進行的綜合性評估。是對企業整體經濟價值進行判斷、估計的過程,主要是服從或服務于企業的產權轉讓或產權交易,以企業兼并、收購、股權重組、資產重組、合并、分設、股票發行、聯營等經濟交易行為的出現和增多,企業價值評估的應用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拓展,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。
評估方法主要有:資產價值評估法、現金流量貼現法、市場比較法、期權價值評估法、等四種。
評估目的四十八字經
管理目的:摸清家底、量化管理、內聚人心、外展實力
資產運作:作價轉讓、許可使用、打假索賠、質押貸款
資本運作:參資入股、增資擴股、置換股權、合資合作
評估程序
1. 現場考察,了解管理狀況,經營情況,市場情況;
2.委托合同簽定,明確評估目的、對象、評估基準日及客戶的各項要求;
3.提供清單,收集資料,共同制作。從法律、經濟、技術及其獲利能力等方面,確定評估對象的定性、定量資料;
4.社會及市場調研、檢索資料、分析有關市場需求、價格信息、技術指標、經濟指標、國家政策、行業動態等;
5.起草報告,實行內部三級審核制度;
6.征求意見、完善報告,項目移交。
資料提供
1.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、組織機構代碼證、經營許可證、國有企業產權登記證等;
2.企業簡況、企業成立背景、法定代表人簡介及經營團隊主要成員簡介、組織機構圖、股權結構圖;
3.企業章程、涉及企業產權關系的法律文件;
4.企業資產重組方案、企業購并、合資、合作協議書(意向書)等可能涉及企業產權(股權)關系變動的法律文件;
5.企業提供的經濟擔保、債務抵押等涉及重大債權、債務關系的法律文件;
6.企業年度、半年度工作總結;
7.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政府部門文件;
8.企業近五年(含評估基準日)財務年度報表以及財務年度分析報告,生產經營產品統計資料;
9.企業現有的生產設施及供銷網絡概況,各分支機構的生產經營情況簡介;
10.企業產品質量標準,商標證書、專利證書及技術成果鑒定證書等;
11.企業未來五年發展規劃;
12.企業未來五年收益預測(C表)以及預測說明;
13.企業歷年無形資產投入統計資料(包括廣告、參展等費用);主要客戶名單、主要競爭對手名單;
14.企業生產經營模式(包括經營優勢及主要風險);
15.新聞媒體,消費者對產品質量、售后服務的相關報道和評價等信息資料;
16.企業榮譽證書、法定代表人榮譽證書;
17.企業形象宣傳、策劃等相關資料;
18.企業現有技術研發情況簡介及技術創新計劃;
19所有長期投資的章程,被投資單位企業法人營業執照、基準日及前三年的會計報表;
20.其它企業認為應提供的資料;
21.企業承諾書;.
22、企業非經營性資產清查材料;